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分位数回归模型再认识新产程共识下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前瞻性队列研究

Using quantile regression to re-evaluate the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under new partogra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 [2]美国纽约大学牙医学院流行病与健康促进系1001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麻醉 硬膜外 产程 第一 第二 回归分析 前瞻性研究

摘要:
目的 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新产程共识指导下的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00例初产妇,依据是否愿意并实际接受硬膜外药物镇痛分为镇痛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采用Student’s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产妇的产程时长以及分娩结局,并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硬膜外镇痛对产程时长的影响。结果 镇痛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长[M(P25~P75)]分别为600(400~840)和66(45~98) min,均长于对照组[分别为420(320~610)和52(33~87)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73,P(0.001;Z=-3.210,P=0.001)。产程时长的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与第一产程延长有关,且在第一产程时长的各百分位数上均有显著作用,随产程时长百分位数增加(P10~P90),回归系数相应增加(95.630~28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硬膜外镇痛仅在第二产程时长的P25~P75表现出显著的延长作用(回归系数10.000~1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镇痛组会阴侧切率(阴道分娩者)[46.8%(65/139)与33.3%(48/144),χ2=5.318,P=0.021])、产程中导尿次数[1(0~1)与0(0~1)次,Z=-0.974,P=0.001]以及使用缩宫素的比例[48.7%(73/150)与30.0%(45/150),χ2=10.952,P=0.001]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延长有关,其与第一产程延长的关系更为显著,但镇痛对母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语种: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