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外泌体在药物性肝损伤诊治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200065,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
出处:
ISSN: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1].在美国,DILI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它约占所有肝损伤病例的60 %[2].并且肝损伤是药物在临床前研究和营销后撤回的常见原因.从1953年到2013年,DILI是药物从市场撤回的主要原因(18%),其次是免疫反应(17%)和心脏毒性(14%)[3].由于目前缺乏药物性肝损伤特异性的标志物,对药物性肝损伤只能进行排除性诊断,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对药物性肝损伤有价值的标志物.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作为细胞之间和各种组织之间信息的天然传递者,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包装到外泌体中的各种成分可以产生分子特征,该特征可以提供关于生理状态和病理状况的信息.不同来源的外泌体的各种成分可能携带了DILI的相关信息,本文综述了近期关于外泌体在药物性肝损伤中作为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潜力的研究结果.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200065,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