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具核磁共振成像功能的可再生介孔硅作为抗肿瘤药物新型载体的性能研究

Study on renewabl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a novel nano-carrier for antitumor drug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院 [3]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介孔硅钠米粒 核磁共振成像 再生 阿霉素 药物载体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具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功能的再生含钆介孔硅纳米粒(gadolinium-containing renewabl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rMSN-Gd),探究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稻壳为硅源,通过软模板法制备rMSN-Gd纳米粒。对新型纳米粒形态、粒度、介孔状态、元素含量、生物相容性、载药量、体外释放度等方面进行表征,并检测其在体外与荷瘤BALB/c裸鼠体内MRI成像特点。以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为模型药物,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与人肺癌A549细胞为模型,对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rMSN-Gd纳米粒呈球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50 nm,钆含量为4. 7%wt,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rMSN-Gd体外与体内均有较好MRI成像能力。载药后,其释药速率呈pH依赖性。纳米粒的细胞摄取效率较高,其对HepG2与A549细胞毒性显著高于游离阿霉素。结论多功能纳米材料rMSN-Gd可以成功作为药物递送系统并整合MRI成像功能实现诊断治疗一体化。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2 总访问量:41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