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5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200065
[3]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5
[4]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200065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纵韧带
有限元
骨折决
间接复位
摘要:
目的 建立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模拟椎管内骨折决在不同占位比例下,比较牵伸与非牵伸椎体组后纵韧带回缩力,探索骨折块的间接复位机制.方法 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胸腰椎区域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获得三维几何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正常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和L1骨折块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分为牵伸T12椎体2mm组和非牵伸组(以下简称牵伸组和非牵伸组),分别设置50%、40%、30%、20%、10%的骨折块椎管内矢状直径占位比(sagittal canal diameter occupying ratio,SCDOR),比较两组后纵韧带的弹性回缩力.结果 建立了有效的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当SCDOR为50%、40%时,牵伸组与非牵伸组韧带回缩力分别为92.14 N、95.25 N和82.33N、84.99N,两组差异较小;当SCDOR小于30%时,牵伸组回缩力明显高于非牵伸组.结论 建立了有效的T12~ L2节段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限元分析.当SCDOR在40%以上时,牵伸椎体对增加后纵韧带回缩力的作用有限.SCDOR在30%以下时,牵伸椎体可明显增加后纵韧带回缩力,有利于骨折块的复位.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2337、81572138)%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18YQ32)%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54Y0071)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5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上海20006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裴小龙,朱睿,曾至立,等.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椎管内骨折块间接复位的生物力学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