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内科学系
心血管内科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
[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冠心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深圳医学信息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基因分型
抗血小板治疗
摘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是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术后的标准治疗[1-2].氯吡格雷仍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P2Y12抑制药[3].然而,由于基因变异,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对氯吡格雷无或低反应,需要接受新型P2Y12抑制药治疗(例如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4-5].因此,如何根据基因类型量身定制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6-7].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北武汉,43003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
[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冠心病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曾和松,颜红兵,余小平.基因分型导向抗血小板治疗的曙光——深度解析TAILOR PCI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0,28(04):2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