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carto三维标测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出处:

关键词: 零射线 射频导管消融术 主动脉窦 室性早搏

摘要:
目的:CARTO三维标测下精确定位冠状动脉(冠脉)开口位置,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ASC-PVC)的效果分析,并将主动脉窦进行分区后评估相应区域的消融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因ASC-PVC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66例患者,常规组(n=32)按照常规方法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模型,经消融导管中空管道行冠脉造影明确靶点与冠脉开口距离后进行消融治疗。治疗组(n=34)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与冠脉开口模型并对主动脉窦进行精细分区,通过消融导管阻抗变化规律再次快速定位确认冠脉开口后,在零射线下行室性早搏电激动标测及消融治疗。收集消融导管主动脉窦内的阻抗数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及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即刻与近期(6个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消融成功靶点的分布位置。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93.8%vs. 94.1%)与近期成功率(90.6%vs. 8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58.76±4.94) min vs.(66.91±5.94)min]、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43.12±4.49)min vs.(50.31±5.18)min]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均<0.001)。治疗组患者的主动脉窦4个分区的阻抗分析显示,消融导管从主动脉窦内移动到冠脉开口并进入冠脉内的过程中,阻抗陡然进行性升高,与主动脉窦内其他部位的阻抗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在零射线下标测并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ASC-PVC可以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消融导管头端阻抗变化可作为定位冠脉开口的依据。将主动脉窦精细分区后可详细评估在相应靶点进行消融治疗的风险大小。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32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