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在治疗Ⅲ期胆囊癌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tage Ⅲ gallbladder cancer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天佑医院肝胆外科,武汉 430064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武汉 4300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腹腔镜检查 开腹手术 预后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在治疗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TNM Ⅲ期胆囊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检证实为AJCC TNM Ⅲ期184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118例,年龄(67.0±8.6)岁,年龄范围38~85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腹腔镜组( n=71例),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开腹组( n=11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并发症情况及预后。利用门诊复查及电话回访的形式随访。 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5(40.0,138.5)比104.0(45.0,252.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1.5(26.0,71.2)比53.0(30.2,153.5)U/L]、引流管留置时间[8.00(6.00,10.25)比10.00(6.00,13.00)d]、术后住院天数[10.00(8.00,15.25)比14.00(9.00,19.00)d]均降低,而白蛋白水平增高[32.05(30.18,35.20)比30.50(27.70,33.5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1%(10/71)低于开腹组的31.9%(36/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2, P=0.02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9.1%、24.0%和16.0%,开腹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1.0%、28.5%和1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40)。腹腔镜组和开腹患者术后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8.3%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63)。 结论: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与开腹胆囊癌根治术应用于AJCC TNM Ⅲ期胆囊癌患者的疗效相近。相较于开腹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天佑医院肝胆外科,武汉 430064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08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