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胆囊黏液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肝胆胰外科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胆囊黏液腺癌 诊断 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黏液腺癌(MA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16例MAC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治方式和预后特征。其中行根治性手术和非根治性手术病人分别为6、10例;行化疗和非化疗病人分别为7、9例。通过对数秩检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预后差异。结果 16例病人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为(56.9±11.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黄疸等。CA19-9水平升高6例(其中4例均>1000 k U/L),癌胚抗原(CEA)升高8例。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内高回声4例。所有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MAC,镜下观提示肿瘤细胞间质黏蛋白含量>50%。16例病人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总体生存时间2.0~41.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0个月。根治性手术组和非根治性手术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化疗组和未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MAC临床特征不典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超声提示高回声可能预示肿瘤内含大量黏液蛋白。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术前确诊,但最终确诊依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治性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提高MAC可切除病人的生存时间。合理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肝胆胰外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肝胆胰外科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42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412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