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30
口腔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0
[3]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22
出处:
ISSN:
关键词: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
干细胞
生物信号分子
生物支架材料
细胞移植
细胞归巢
综述
摘要:
再生性牙髓治疗利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缺损牙本质和牙髓组织,再生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以期恢复牙髓的血管神经化和免疫功能并重建管样牙本质。显著影响再生性牙髓治疗效能的因素包括干细胞、生物信号分子和生物支架材料。根据是否来自牙源性组织,干细胞可分为牙源性干细胞(如牙髓干细胞)和非牙源性干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于干细胞具有倾向分化为其原始来源组织的特性,牙源性干细胞在再生性牙髓治疗中展现出一定优势。联合应用多种信号分子并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如Wnt/β-catenin、BMP/Smad,对改善干细胞迁移、增殖、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血管神经再生潜能发挥关键作用。适用于再生性牙髓治疗的生物支架材料包括自然来源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应模仿天然组织进行生物仿生修饰,以营造适宜的再生微环境并实现对信号转导通路的时空调控。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归巢两大策略。干细胞归巢策略因可避免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而在临床操作上更具优势,但如何提高干细胞归巢成功率并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以实现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真正再生仍有待解决。本文介绍了诱导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其科学、可行的生物学策略,并展望再生性牙髓治疗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再生性牙髓治疗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基金:
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部口腔正畸临床研究项目(CSA-MW02021-03);;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kqhm002);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0
[3]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22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30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30
[3]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22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邹杰林,毛靖,石鑫.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影响因素及其生物学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1(03):350-361.